蘇博特新聞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于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由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主要圍繞高性能結構工程材料、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資源與環境友好型材料和土木工程材料現代測試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開展研究。實驗室本著“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原則,自獲批建設以來持續設置開放基金課題。現發布2020年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指南,誠摯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踴躍申請。
一、資助研究方向
1.高性能化學外加劑
1.1 功能型聚羧酸外加劑的分子構筑與作用機理;
1.2 新型拓撲結構聚合物的構筑及其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
1.3 天然高分子功能化改性及其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
1.4 納米材料的改性、制備及其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
1.5 表面活性劑在混凝土氣孔調控和流變調控中應用與作用機理;
1.6 混凝土氣泡演變與調控機制,及其對外觀的影響。
2. 水泥基材料流變與水化調控
2.1 化學外加劑對水泥基材料水化的影響機理;
2.2 水泥基材料超早期凝結硬化調控技術及作用機理;
2.3 化學外加劑對水泥基材料流變性能的影響;
2.4 現代混凝土流動性調控技術與數字化平臺。
3.裂縫控制理論與技術
3.1 “濕-熱-化學-力”多場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收縮開裂理論及模型;
3.2 超長結構混凝土服役階段收縮開裂機理及評估方法;
3.3 鋼筋內約束對結構混凝土收縮開裂影響機制;
3.4 減縮抗裂新材料研發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3.5 抗裂功能材料(膨脹材料)作用機理與應用基礎研究;
3.6 混凝土接縫抗裂防滲關鍵技術;
3.7 高性能混凝土抗裂設計與裂縫控制數字化平臺。
4.耐久性提升理論與技術
4.1 鹽凍等嚴酷環境下混凝土的損傷失效與壽命預測;
4.2 鋼筋耐蝕機制與高效阻銹新材料、新技術;
4.3 高抗離子滲透的新材料、新技術與混凝土多尺度設計;
4.4 侵蝕環境下混凝土表層損傷深度的表征方法及量化模型;
4.5 混凝土結構服役壽命監測與評估新技術、新方法;
4.6 混凝土耐久性設計方法與數字化平臺。
5. 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5.1 極低水膠比體系水化行為與微結構演變;
5.2 極低水膠比水泥基材料的流變行為及其調控;
5.3 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收縮變形與裂縫控制;
5.4 新型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設計與制備;
5.5 超高性能混凝土用新型合成纖維的制備與性能提升機制;
5.6 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靜動態力學行為;
5.7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結構行為與新型結構設計。
6.道路工程材料
6.1 半柔性路面(大孔隙瀝青混合料中灌注水泥砂漿路面)結構設計;
6.2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
6.3 高模量瀝青改性劑的性能評價與作用機制研究;
6.4 路基增強與修復新技術。
7.防護修復材料
7.1 沿海腐蝕、西部鹽堿、北方嚴寒等極端環境下典型混凝土結構的劣化模式與防護修復技術方案;
7.2 潮濕基面聚合物基防護與修復新材料、新技術;
7.3 海洋環境混凝土構筑物重防腐與防護新材料、新技術;
7.4 高紫外、高溫差混凝土保溫與反射隔熱新材料、新技術;
7.5 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修補加固技術。
二、資助額度
本年度設青年基金課題10項和重點基金課題1項,其中青年基金課題資助金額5萬元/項,重點基金課題資助金額30~50萬元/項。
三、申請條件
1.青年基金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申請當年1月1日男性未滿35周歲,女性未滿40周歲;(2)未承擔過本實驗室開放課題的青年科技人員和高校青年教師。
2.重點基金主要資助與本重點實驗室有實質性合作的申請者,且課題負責人應具有正高職稱,課題參與人須有本重點實驗室科研骨干。本年度重點基金擬資助方向為:4.2 鋼筋耐蝕機制與高效阻銹新材料、新技術。
3.申請課題應具有創新的學術思想,擬解決的科學問題明確,研究路線或技術方案可行,研究重點突出,考核目標明確。
4.青年基金開放課題的執行時間不超過2年;重點基金開放課題的執行時間不超過3年。
四、申請程序和說明
1.申請人下載附件《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書》,并按規定格式,認真、如實填寫《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書》。
2.《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書》經申請人所在單位審核、單位領導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后方可報送。
3.所有書面申請材料采用A4紙打印或復印,用普通紙質材料做封面,不采用膠圈、文件夾等帶有突出棱邊的裝訂方式。
4.提交的材料包括紙質申請書原件一式兩份,電子文檔1份。電子文檔和紙質申請書的內容必須一致,難以電子化的附件材料隨紙質申請書一并報送。
5.不管申請課題評審通過與否,所有材料均不予以退還,請申請者自己保管好申請原件。
6.開放課題的評審與管理按照《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執行。
7.2020年度的開放基金課題受理時間2020年3月20日~2020年4月20日。
五、材料報送地址與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醴泉路118號A3002室
郵政編碼:211103
聯系電話:025-52839750
傳真:025-52704855
聯系人:陳翠翠
E-mail:chencuicui@cnjsjk.cn